第三部 荒岛的秘密 第十六章(3)

记住夜读书屋,www.yedu360.com,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若被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

他一直和外界隔绝来往。直到1866年11月6日的夜间,忽然有三个人落到了他的船上。一个是法国教授,一个是教授的仆人,还有一个是加拿大的渔夫。当时的“诺第留斯号”正被美国的亚伯拉罕·林肯号巡洋舰追逐,这三个人就是在两船相撞时,落到了他的船上。

若非教授说起,尼摩船长还不知道“诺第留斯号”有时会被人们误认为是庞大的鲸鱼类哺乳动物,有时还会被人们当作一只海盗的潜水船,原来到处都有人在海里搜寻它。

这三个人偶然从大洋里来到船上,从而接触到了他神秘的生活,他本来是能把他们送回大洋的,但他并未这样做,而是把他们软禁起来。他们被软禁了七个月,在海底航行了两万海里,并亲眼目睹了这期间所遭遇的一切奇迹。

但是这三个人对尼摩船长的过去一无所知。他们在1867年6月22日乘着“诺第留斯号”上的一只小船逃走。当时“诺第留斯号”在挪威海岸附近被卷入了大旋涡的中心,所以船长十分自然地认为这三个逃犯肯定已被可怕的旋涡卷走,葬身海底。他当然决不会想到那个法国人和他的两个伙伴竟然机缘巧合地被抛上了海岸,而且还被罗佛敦群岛(5)的渔民们救了,更不会知道法国教授回国之后出版了一本书,叙述了七个月来在“诺第留斯号”上曲折离奇的航海经过。这些故事被公开之后,曾引起无数人的好奇。

在此事过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尼摩船长继续在各大洋漫游。他的同伴一个一个地死去,他们最后在太平洋的珊瑚礁上找到了可供长眠的墓地。最后,这群寄居在海底的人只剩下尼摩船长。

此时的他已年过六旬。他把“诺第留斯号”开进了一个海底的石洞,过去他经常在这样的石洞里停泊船只。在林肯岛的海底下就有这样一个石洞,那时它就已成为“诺第留斯号”的藏身之处。

转眼,船长在林肯岛已居住了六年。他不再航海,只是安静地等着度过自己的余生。他应该回到过去的同胞身边去了,就在这时,他无意中看到了南军俘虏乘坐的气球从天空降下。他穿着潜水衣在距离海岸几锚链的海底行走时,正逢工程师掉下海来。在同情心的驱使下,他救起了赛勒斯·史密斯。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要远远避开这五个遇难者,但因为火山的作用使一部分玄武岩升出水面,把他藏身的海港堵塞住了,使得他无法走出地窟,因为“诺第留斯号”吃水很深。

尼摩船长只好留了下来。他开始留意这些赤手空拳、一穷二白的荒岛上的落难者,但是他又不准备暴露自己。他后来逐渐发现这些遇难者诚实、勇敢而且团结友爱,他关心他们的生活。甚至不由自主地去了解他们的疾苦。他穿着潜水衣能毫不费劲地到达“花岗石宫”内部的井底,然后沿着凸出的岩石爬到井口。这样,他听到了居民们回忆往事,谈论现在和将来的情况。正是从他们那里得知,美国国内为了废除奴隶制正发生着大规模内战。这些人在岛上光明磊落的行为改变了尼摩船长对人的看法。

尼摩船长把赛勒斯·史密斯救活;还把托普从海中救起,领着它到了“石窟”;在箱子里装满许多对居民们非常有用的东西,并把它放到了遗物角;割断绳索,让平底船漂回慈悲河;在猩猩进攻“花岗石宫”时,把绳梯从上面扔下;为了让他们得知艾尔通在达抱岛上,在瓶子里装上写着地址的纸条;在海峡底下布好水雷,炸掉双桅船;为了挽救垂死的赫伯特,给居民们送来硫酸奎宁;还拿着自己用以猎捕海底动物的电弹打死了那些罪犯。这样一来,许多看似神秘莫测的事情就得以解释清楚了。当然,这一切足以说明船长的慷慨和才能。

然而,这位伟大的愤世嫉俗者对一切善举都很热衷。他还要告诉他的受惠人一些有益的建议;另外,他心脏狂跳,自认死期将近。于是如我们所知的那样,他用一根从畜栏通往“诺第留斯号”的电线邀请“花岗石宫”的居民们来到这里。若是他早就知道赛勒斯·史密斯了解自己的历史,并会用尼摩船长的名字称呼他,或许他并不会请他们来。

船长讲完了他的生平。赛勒斯·史密斯开口了。他回忆着他们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每一件事,这些事对他们来说都有着极大的好处。他代表伙伴们和自己向这位义士道谢。

尼摩船长对此并不关心,他似乎正在盘算着别的事。他并未握住工程师伸来的手,只是说:

“先生,现在你已知道我的历史,那么你来做一下判断吧!”

船长是在暗指一件重要的事才这样说,这件事是那三个落在他船上的陌生人亲眼所见,法国教授当然也把它写进了自己的书中,并且引起了巨大的影响。这件事就是:在教授和他的伙伴们逃脱前不久,“诺第留斯号”在北大西洋被一艘巡洋舰追逐,最后它就像撞墙车(6)一样把那艘巡洋舰撞沉了。

赛勒斯·史密斯非常了解船长的暗示,他并未回答。

“先生,那是一艘英国人的巡洋舰,”尼摩船长大声地说,就在这一瞬间,他又成了达卡王子,“那是一艘英国人的巡洋舰!可您要知道,是它主动来攻击我的!我被挤在了一个狭窄而又很浅的海湾里……我别无选择,只能闯过去,所以……我就闯了过去!”

然后,他恢复了镇静:“我主张正义和公理,无论在何处,我都尽力去做我能做的好事,同时,我也会干我应该干的‘坏事’。你要知道,正义并不等于宽恕!”

接下来,沉默了片刻,船长又问了一次:

“先生们,你们现在怎样看待我?”

赛勒斯·史密斯再度向船长伸出了手,并且严肃地回答:“先生,你的错误在于您认为过去的事还会重来,抗拒必然的趋势。这样的错误有人赞美,也会有人责难,是非只有上帝能够判断,而从人情上来说,应该可以得到原谅。一个人误以为自己想做的事是正确的,这种人会得到人们的攻击,也应该得到人们的尊重。您的错误并不会让您失去他人的尊重,您丝毫也不必害怕历史对您的判断。历史钟爱英勇豪迈的事迹,同时也对这种事迹造成的后果予以谴责。”

尼摩船长的胸膛激动地起伏,手指天空,喃喃说道:

“我是错了还是对了呢?”

赛勒斯·史密斯回答:“所有伟大的事业自上帝那儿来,最后也会回到上帝那儿去。尼摩船长,我们这些老实人是您所救,我们就会永远记着您的恩德。”

赫伯特走到船长面前,俯下身来,吻了船长的手。

垂死者的眼中已饱含热泪。

“我的孩子,”他说,“上帝会保佑你的!”

————————————————————

(1) 在《海底两万里》那本书里,已经谈到了尼摩船长的历史。本书在谈到艾尔通的冒险时所注明的日期上的矛盾,应该和这里相呼应。因此,读者可以参阅在这一点上已加的注解

(2) 在中央印度。

(3) 第波·萨伊布(1749-1799),迈索尔最后一个回教主,抗击英国侵略者的英雄。

(4) 这里指的是干地奥提人的起义。尼摩船长曾经给他们极大的援助。

(5) 在挪威西北海岸。

(6) 古代的一种攻坚武器,在围城的时候用来撞倒城墙或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