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章:17.第017章 庶子的书房
- 下一章:19.第019章 东风西风
记住夜读书屋,www.yedu360.com,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若被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
怎么想,都会觉得不那么舒服。
陆锦惜索性不想了,正巧这会儿临安动作麻利,已经在后头把茶沏好,端了上来。 是个再普通不过的青花瓷盏,看着有些粗糙。 陆锦惜也没嫌弃,捧在了手里,用它驱了指尖那一股寒意,便琢磨着换了话题:“这几日我病着,琅姐儿却总往你这里跑,也与你说话,想必你们关系近些,她最近没事吧?” 有眼睛的都能看得出,琅姐儿对她不亲近。 话问得对模糊,薛廷之却听得很明白,回道:“琅小姐往日来,都是想骑马的。只是大风瞎了左眼,并不合适,便只与我一起照看。月前她开始常打听大风的过往,还多问起大将军的旧事。倒像是……” 剩下的话,他似乎不很敢说。 陆锦惜撩了眼皮瞧他一眼,却慢慢帮他补上:“像是想她父亲了?” 薛廷之顿时微有诧异。 薛况久在边关,很少回家,出事时薛明琅的年纪也还小,对父亲该没什么印象。 可陆锦惜乃是薛况遗孀,又对过往之事耿耿于怀。 他原以为,若被她知道琅姐儿思念亡父,势必勾起她伤心事,所以才犹豫着并未明说。 却没想到,她自己说了,还满脸平静。 这样的陆锦惜,他不是很能看透。 薛廷之正襟危坐,默认了她补的话,又斟酌着言语,生怕冒犯了她:“琅姐儿性子虽烈一些,不过不管识文断字还是议论道理,都很通晓。她年纪还小,只是个耐不住孤独的性子,所以常向廷之这里跑。方才对您不敬,该只是一时小性子上来,并非故意……” “都是虚话了。”陆锦惜摇了摇头,他这话她只听一半,“态度变化,必定事出有因。你不知道,可见这件事她也没告诉你。到底是我这个当娘的有疏忽,得要回头再仔细问问。” 手中茶盏的温度已经差不多,她说着,便掀了茶盖起来,准备喝口热茶。 可垂眸一看,却是一愣。 一盏绿茶。 煮茶的水没什么问题,可汤色黄绿中带着几分浑浊,飘在盏中的茶叶,也多是粗大的叶片,边角更有残缺,更不用说还偶尔有沾着残叶的茶梗。 略一闻香,实在浅淡。 即便以陆锦惜对绿茶和乌龙茶的了解,这会儿竟也分不出手上这盏,到底是什么品类。 薛廷之忙带了几分歉意道:“母亲见谅。廷之不爱喝茶,是以屋里没怎么准备。此茶甚是粗糙……” “不过喝茶暖暖,不妨事。” 陆锦惜拧着眉,慢慢饮了一口,把温热的茶水含在口中半晌,吞了,舌尖上头便是一片片的涩味儿泛开。 这味道,哪里像是给府里公子喝的? 她先前在叶氏那边喝的,是好茶之中的好茶,毕竟国公府高门大户,不差那一点半点。 可将军府也不是什么破落户。 府里每个月的茶钱支出,都有一大笔。 陆氏每月给这庶子的份例不减,只会随着薛廷之年纪的年纪增加。这里面,便有一样是茶。 西湖龙井。 虽不是明前最顶尖的那一批,却也绝不低劣。 可薛廷之捧上来的这茶,却着实不敢恭维。 略一深想,陆锦惜便猜到问题所在:陆氏吩咐是一回事,她自己问心无愧;可下面人怎么做,又是另一回事。 一个嫡母不管的庶子,大将军在的时候或许还好,可大将军一走,府里便是陆氏说话。 一则手里有大笔份例,二则陆氏睁只眼闭只眼不搭理。 再多的好东西,等分到薛廷之这里,又能剩下多少? 品着舌尖那一言难尽的味道,陆锦惜这心里,也一言难尽起来。 她慢慢把盖子盖回去,终于还是没再喝一口,也不提这话茬儿,只对薛廷之道:“你与琅姐儿相处不少,兴许在你这里她还有几分真性情。趁着这会儿还没来人接我,你便与我说说琅姐儿吧。” 原来是来问薛明琅的。 他听得出,陆锦惜话里并没有要责怪薛明琅的事,态度跟往常相比,似乎也宽容了很多。 沉吟片刻,整理了整理思路,薛廷之便说了起来。 从薛明琅一般什么时候来,是什么样子,做什么事情,又对什么感兴趣,喜欢什么…… 种种的种种,一一尽述。 陆锦惜听着,对薛明琅便有了个很全的了解。 可以说,这是未来才女的苗子。 读书写字,格外聪慧,一些短的文章诗词,听过一遍便能背下来,且爱极了读书,前年便有了自己的小书房。 也许是从书上读到什么“马作的卢飞快”,她终于因为好奇,悄悄跑来找了薛廷之,那时候倒吓了薛廷之好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