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章:92.第092章 骗心
- 下一章:94.第094章 回府
记住夜读书屋,www.yedu360.com,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若被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
史书上,哪里写得了什么忠奸善恶? 有的,只不过是成王败寇! 沉默了有片刻,永宁长公主的面色难免有些异样,她也回视着陆锦惜,忽然问了一个问题:“先前那些卷宗都给你搬了回去,看得怎么样?” 平白问起卷宗? 陆锦惜可不觉得永宁长公主是忽然想起来了才问起,兼之她方才说那话,就存了要看看她反应的意思,早把她有些不对的神情收入了眼底。 心头上,那种微妙之感便浓重了起来。 “还没看完。”斟酌了片刻,她捡了点不痛不痒的来说,避重就轻,“迟哥儿是闹着要讲故事,所以借了卷宗看了许久。往日,侄媳都不知大将军打仗有这般厉害的。” 这话,听上去也完全是陆氏应该说的话。 只是永宁长公主都没在意。 因为她既没有在她的话里听出什么怀疑和疑惑,也没有听出什么别的情绪。很显然,这侄媳又能看出什么? 都是兵刃战事,寻常妇道人家,即便是如今改了性子,多半也是看不懂的。 所以末了,她还是没有说什么,只呢喃了一声道:“那就好……” 到底是哪里“好”呢? 陆锦惜是没明白。 她只觉得,那一箱卷宗里面,怕还真有点玄机。 一则平白无故怎么会有被整理好的卷宗? 二则卷宗中记载的某些细节,实在让人耿耿于怀。 更别说永宁长公主现在的态度了。 只是永宁长公主不说,明摆着就是觉得这事儿她这种真正的“妇道人家”没必要知道,且陆锦惜觉得,自己知道了也未必是什么好事。 所以干脆没问。 赶车的车夫,又换成了当初那个黑衣的侍卫。 在她们说话的时候,车驾已经驶了出去,没一会儿就上了笔直的大街,一路朝着将军府的方向而去。 道中。 顾觉非是自己往回走的,既没有骏马,也没有车驾,就连软轿都没一顶,只这么闲庭信步地走着。 他虽出来得稍早,可永宁长公主毕竟是马车。 这一时间,便见那奢华的车驾,穿过了京中这最繁华的一条主街,去得远了。 他远远地看着,别的没感觉出来,只感觉到了这一位永宁长公主的特殊与尊贵,还有…… 那驾车的,有些面熟。 停下来细细一想,不是宫里面常看到的一个御前一等侍卫,又是何人? “当真是物以类聚……” 难怪说,永宁长公主忽然对她这侄媳另眼相看呢。 这做派,一个外放张扬,一个内敛含蓄。看似十分不同,可细细深究,本质上竟没有太大的区别。 游戏人间。 玩弄人心于鼓掌。 在真正认识陆锦惜之前,顾觉非从不觉得这些字眼,可以用来形容一名女子,且还半点不让他生厌。 情爱两字上,他的道行,或许的确不如陆锦惜。 可…… 谁又说,有关于情爱之事,就不能用权谋的道行了呢? 回想起宫门口她微微迷离时看着自己的眼神,顾觉非唇边挂上了一点淡淡的笑容,只在这日落时分,顺着大街走去。 人群熙攘。 贩夫走卒,步履匆忙或者缓慢,吆喝叫卖之声与笑闹之声交织成一片,市井气息浓厚而悠长。 比起那万里江山画卷长,他竟更喜欢看这些。 微不足道的蝼蚁众生。 脚步不快不慢,身上的清贵之气半分没减,却偏偏奇异地融进了这一片凡俗之中,有一种本该如此的自然之感。 如果,没有出现蔡修。 才刚走过街角一座茶楼,临街的门内便传来小二热情的恭送之声:“蔡先生您慢走,往后常来啊!” 然后打门里走出来一位青衫文士。 五官端正,一双深棕色凤眼,却是严谨持重模样。 那脚步才迈出来,竟就无巧不巧与听见声音转头来看的顾觉非打了个照面。 这一瞬间,两个人都一下停了下来。 周遭的行人依旧络绎,两侧高楼繁华,可所有的喧嚣与繁忙,都在这一刻远离了二人。 这青衫文士认得顾觉非。 顾觉非当然也认得他。 一个是名传天下的顾家大公子,一个是镇国大将军薛况麾下的智囊,即便各种场合都没说过什么话,可脸总归是认得的。 片刻的凝滞和僵硬过后,是蔡修先笑了起来。 他这人的面相端正得有些刻薄,一双凤眼又掩不住那一种精明之感,此刻微微一笑,竟有一种老狐狸的狡猾味道。 两手抱着一拱,他先道礼:“我当是谁?原来是顾大公子。险些冲撞了,失敬,失敬。” 说的分明是类似于久仰大名之类的话,可听在顾觉非耳中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刺耳。 军师? 谋士? 这种身份的人脑子里在想什么,他是再清楚不过了。毕竟有些话,他在自己那门客孟济的口中,已经听过了许多遍。 这蔡修,虽没什么官爵在身。 可他在军中的地位却是实打实的,仅次于薛况。一旦薛况不在,出了什么事情,他说话便有如军令,能调遣全军。 即便是薛况在,很多时候也会参考他的意见。 这些,当然都不是顾觉非亲眼所见,可一些蛛丝马迹,都能从当年那一箱卷宗之中发现端倪。 按理说,他不应该小看此人。 可此时此刻,对方的笑容和眼神,都太让人不舒服了。 当年他不择手段弄死薛况,让他战死沙场,博了个为国捐躯的美名,知道真相的人没几个。 可身为薛况的军师,蔡修能不知道吗? 顾觉非怎么看这人,怎么不顺眼。 但越是如此,他唇畔的笑容也就越真挚,甚至还有一种伤感与怀念的味道,叹道:“真是没想到,会在这时候的京城见到蔡先生。顾某还以为,值此议和之时,先生不乐意见,会留在边关不回来呢。” 议和…… 这才刚打了个照面,说了一句话,这阴狠毒辣的顾大公子,就已经开始揭人伤疤! 蔡修那凤眼的眼角微微一跳,只笑着回道:“好歹也是两国之间的大事,边关也没仗可打了,可不得回京城来看看吗?毕竟大将军为国为民,一身峥嵘,蔡某总要代他回来看上一眼的。” 为国为民,一身峥嵘! 这话故意说出来,也像是当着面地扇顾觉非巴掌。 他温温地凝视了蔡修片刻,慢慢地竟然点了头,眸底一如朗月疏风,清浅浮淡。 “的确是该代他看上一眼。” “当年含山关一役,大将军为国捐躯,竟至于尸骨无存,实在令人唏嘘。可而今江山万里海晏河清,黎民百姓安居乐业,薛兄泉下若有知,也能欣然瞑目了。” “顾某不才,收了薛小公子为学生……” 话到这里的时候,他唇畔的笑容便加深了。 可站在他面前的蔡修,却是陡然色变,面上原本礼貌的笑容,终于渐渐挂不住了。 “诚谓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顾觉非负着手,一脸悲天悯人、为人师表的堂皇,只淡淡续道,“薛大将军已去,无法亲自教养。顾某仰大将军英名已久,只愿代其教子,略尽绵薄之力。” 代薛况教子,略尽绵薄之力! 这一瞬间,蔡修的脸色已经完全黑沉了下来,简直不敢相信眼前之人一身疏朗竟能说出这种话来! 或恐,这是他活了三十余年,听到过的最恶毒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