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章:101.第101章 科举改制
- 下一章:103.第103章 眼前人,天上人
记住夜读书屋,www.yedu360.com,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若被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
可又怎样呢? “宫里面的事情,自然有宫里面的人操心。我嫡姐是个本事人,入宫已有近六年,荣宠不衰,那些个流言早不知道多少年前就在传了。一位是皇上年轻时候挚友与伴读,一位是皇上如今的宠妃,要追究皇上早就追究了。” 到底还是同出一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所以,卫仙没有落井下石。 更何况…… 她本也不是那么忍心,更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厌恶卫仪。 天下人都当她与顾觉非之间有点什么,可她却记得清清楚楚—— 入宫的恩旨传下来的那一天,她那一位喜怒不形于色的嫡姐竟然怔住了,反复问了传旨太监三次,是不是传错了。 公公们只当她是高兴坏了,不敢相信。 那时候,也没有多怀疑,只反复喜笑颜开地恭喜她,说什么荣华富贵的好话。 然后慢慢地,她那一位嫡姐脸上的神情,也变得自然起来,很快就变成了毫无破绽的笑容。 可那一天夜里,卫仙没睡着。 卫仪的院子就在她不远处,瓶瓶罐罐摔倒的声音响了一晚上,直到天明才歇了。 第二天出现在所有人面前的卫仪,又成了完美模样,仿佛她昨夜听到的那些声音都发生在自己的梦中。 本来入宫的圣旨已经下了,她是不能再出门的。 可这一天,卫仪偏偏出了门,还换了一身轻便的男装,仿佛怕被人发现。 这件事,卫仙原本是不知道的。 只是那天碰了巧,卫仪一个人从下人走的角门回来的时候,她正在附近的花园里摘花,于是一眼就看见了那一道身影。 悄悄跟上去之后,才认出那“男子”竟然是自己的嫡姐卫仪。 那一刻,卫仪的神态,她永远不会忘记。 一张不施粉黛的、苍白的容颜,一双空洞迷茫、恍惚飘荡的眼眸,可唇边偏偏挂着一抹令人心惊的笑。 像是一具华美的躯壳,又如一只凄切的艳鬼。 直到现在,卫仙都没能品出当时的卫仪是怎样的心情:失落?绝望?迷惘?恐惧?痛苦?还是讽刺,或是仇恨…… 也许,即便曾与那一位名传天下的顾大公子有点什么,在那一天之后,也都化为了灰烬吧? 心死了。 人活着,还有什么用呢? “弟妹,弟妹?你怎么了?” 许是她走神了,耳旁竟然响起了陆锦惜的声音,于是卫仙这才反应了过来,将旧日这些笼罩着无数谜团的思绪打散。 她若无其事地抬头,看向对方:“没事,只是二嫂不提起便罢,一提起倒让我想起一些与嫡姐有关的旧事,一时出了神而已。” 旧事? 还跟卫仪有关…… 说实话,陆锦惜是有点感兴趣的,可坐在眼前这人是卫仙,她当然不会自讨没趣儿地问,只淡淡将这话题揭过:“还以为弟妹是有哪里不舒服呢,没事便好。时辰也不早了,迟哥儿那边怕是不久就会下学,弟妹一个人慢坐,我得先走了。” “二嫂慢走。” 敷衍地应了一声,也敷衍地起身,行了敷衍的一礼,卫仙半点都不介意她提前离开,反而高兴得很。 谁都知道,她们妯娌这就是表面的功夫。 所以对她这般明显的敷衍,陆锦惜也没在意,起身后便带着几个丫鬟回了东屋。 这些天来,她也没闲着。 先前曾有说过要给璃姐儿、琅姐儿请先生,早几日便已经有了眉目。因科举改制,也允许身有残疾的人加入,所以有不少的士子要重新赶考。 这里面,便有一位很特殊的。 此人姓季,单名一个“恒”字,表字如一,祖籍京城人士。 年轻时,他曾连中小三元,得了三个案首,后来更在乡试之中得了解元。虽然北方文化之风不如江南,可此人的才名在当年实在不弱。 只可惜自古雄才多磨难,一场大火,毁去了他的一切。 听潘全儿说,那一场大火,在京中挺出名的。 大约是六年前某一夜,三司之一的大理寺,也不知因为什么,忽然就烧了起来。左右两侧便是刑部的提牢厅和秋审处,天牢更在附近,对面则是兵部衙门。 可以说,才一烧起来,就吓住了所有人。 众人一则想要救火,二则又怕关押在天牢中的人趁机逃出去,只好将当时赶来的官兵和步军守卫分作了两批,一批前去救火,一批则严格把守街口,不让一个可疑人逃走。 可谁也没想到,正是因为如此,救火的人不够,火势竟没能压住。 天牢中的囚犯谁也不愿意等死,不少待定罪的人更是如此,一时作起乱来,也让他们腾不出手去救火。 火势越来越猛。 最后,不仅烧了整个大理寺和刑部衙门,大半条街都没能幸免。因为当时连成一片,烧起来很快,街后的百姓很难撤出,竟有不少丧命其中。 数百屋舍,化为灰烬。 季恒的家宅,便在其中。 更让人唏嘘的是,这一场大火不仅让他失去了家宅,也让他失去了父母,更让他失去了自己的右手,从此无缘科举。 据传他年富力强,当时本是可以自己跑出来的。 只是他一双父母年迈,正在家中熟睡。他冲进火中想将他们唤醒救出,哪里想到二老已经被浓烟呛晕。 他只好强行将二老背出,却也不慎被掉下来的房梁砸断了右臂。 事后因为刑部关押的犯人疯狂逃窜,引得各处混乱,不管是将父母送医,还是请大夫过来,都成了奢望。 时年二十四岁的季恒,竟只能眼睁睁跪在旁边,看着二老咽了气。 这一夜,他失去了一切。 心灰意冷的他远走江南,离开了京城这个伤心地,在烟花风流的维扬地面,靠写字作画,甚至以为青楼伎乐写词谱曲为生。 如今,潘全儿也不知从哪里打听到了消息。 说是这人得知了身有残疾者可参加科举的消息,要从江南返回京城。且此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即便比不得顾觉非,可作为一名先生,可以说绰绰有余。 要紧的是,他在钱财方面,必定捉襟见肘。 可以说,不管从哪个方面看,这个季恒,都会是陆锦惜为璃姐儿、琅姐儿聘请先生的首选! 只是…… 她倒是满意人家,可人家未必愿意教两个女孩子。 “去叫潘全儿来。” 将桌上摆的那几页写有季恒生平的文字看了又看,陆锦惜思虑再三,终究觉得所有备选的人里面,还是这个最好,所以决定试试。 “这个季恒,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人选,我得要问问清楚。” “是。” 青雀是知道她已经看了那名录很久,也听她念叨这季恒念叨了好几日,所以此刻听她这般吩咐,也不惊讶,躬身便退了出去。 只是才退到门口,她便惊了一下:“大公子?” 薛廷之是刚来,才走到门口,只是听见里面陆锦惜在说话,所以暂时没打扰。如今青雀出来了,他便对着门,躬身一拜:“科举改制一事,廷之已知,特来叩谢嫡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