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0章 玩意(2)

记住夜读书屋,www.yedu360.com,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若被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

涉及到清理账目的工作,并不是稍微有点经验的会计就能胜任的,清理乱账涉及的知识包括会计、审计、税务、管理等各个方面,只有具有一定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才可以胜任。

当然,其中最重要的是组织框架的设计,决定一个企业是否优秀,能否长寿,不是看企业的领导人多么伟大,最重要的是看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否能让平凡的员工通过不平凡的努力,创造伟大的业绩。

反之则会让优秀的员工仅仅做出平凡的业绩。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组合效果呢?或者说,为什么“整体可能大于各部分的总和”,也可能相反呢?

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组织结构不同,要素组合在一起的方式不同,从而造成了要素间配合或协同关系的差异。

虽然不存在完全正确的组织结构,但是必须为手头特定任务和使命选择组织结构,需要专注于战略与结构是否匹配。

组织结构管理得好,可以形成整体力量的汇聚和放大效应。否则,就容易出现“一盘散沙”,甚至造成力量相互抵消的“窝里斗”局面。

何况李和不止是一家企业,他随便算算都有几百家企业,有的运营良好,有的正在组建,有的处于破产边缘。他现在只是规模大,拼凑成的规模在全球也是数一数二了,可是论到竞争力和凝聚力,简直是惨不忍睹。

各个单位、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力的界定,还是完全处于模糊状态。

这么大的规模,他只是单纯靠外部监督、第三方会计审计、股权托管在维护,薄弱的很。

目前的这种状况,可以持续一年,二年,三年,但是终不能长久,组织结构不严密和混乱很容易造成管理上失控。

他曾经苦思冥想了一阶段,还是得不到头绪,他只能把这种事情交给郭冬云这种专业人士来做了。

小威道,“有人找我们上市了,哥,你说行不行?”

李和没好气的道,“知道什么叫上市吗?”

小威无所谓的道,“就是去市场上搂钱呗,人家的钱咱们也能用。”

李和道,“你先弄清楚什么叫上市再说吧。”

其实电器店这两年扩张的非常快,在国内已经有了15家门店,营业额过亿,算得上国内一流的企业了,按照它的规模完全够得着上市的条件了。

其实真的跟史巨人说的一样,不管做什么都赚钱。

但是对私营企业来说,雇佣还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大家还不大能接受“劳动力市场”这个说法。

只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才能把劳动力放在市场上。

工人阶级是主人翁,怎么可以接受私人的剥削呢?

今天如此一个简单的问题,此时还在不断地讨论。

直到十四大三中全会以后,才光明正大的写进《决定》里。

小威道,“哥,那我再等等?”

“等等吧。”

“李老二吃饭了!”李览站在门槛上喊。

李和胸口气的一抖一抖,“喊爸爸!”

这孩子自从听了何芳喊他李老二以后,就开始跟着喊李老二了。但是“爸爸”这个词,无论怎么教、怎么哄着都不开口。

李览吸溜着奶瓶转头就走,不搭理。

李和作势要去追打他,他小腿腾腾的跑,把身子躲在了何芳的后面。他妈在家里,李老二拿他没辙。

他才不怕呢!

何芳说,“跟孩子一般见识干嘛?你没做爸爸的样子,他怎么喊你爸爸。”

“慈母多败儿!”李和恨恨的咬了个鸡腿。

何芳问,“我下午开车送你到机场,给家里买的东西都给你收拾好了,钱都给你塞到了包里。”

李和要回老家,她特意回来帮他收拾东西。

“知道了,我带了邮政的储蓄卡,不带现金也行。”李和还是遗憾不能把媳妇和儿子一起带回去,不过取了个女强人老婆,他就得认命。

“哦,对了,带点咸菜来,下饭的很。”何芳不忘提醒道。

“腌肉要不要?”李和学会了举一反三。

何芳想了想道,“不用了,老四上次来还带了一大堆呢,还有没吃完的,在房梁上呢。”

吃好饭以后,两个人把行李放到了车上,何芳习惯性的上了驾驶位上。

李和要把她撵下来,“我来开。”

“上车。”何芳没跟他废话,直接启动了车子。

“等等。”李和见车子都跑了,才赶紧的追上去打开门,三步并作两步的跳上去,“你这娘们,现在无法无天了。”

“我开车还不是一样。”

李和笑着道,“给你换张车?”

“我们校长的车都是红旗,许多老师还是自行车,你让我换车?”

“不愿意换拉倒。这车给你了,我自己买一张。”

“我开车不开车都无所谓,还是还你,改明我还是骑摩托车。”

“买,肯定买,你想想你老公我现在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不能再开这种破车了。”李和倒不是在意车好坏,说的不容置疑,主要是为了较劲,他必须争取在这个家里的权利。

何芳道,“脸面是自己挣得,不是车给的。”

到了机场,她把车子停好后,没等李和反应过来,已经一个人拎着行李走在了前头。

李和无所谓,叼着烟慢慢悠悠的吊在后面。

在门口把烟抽完,掐了烟蒂,才往里走,到何芳跟前道,“回吧,你下午还有课。”

“那我走了,你注意着点,看好行李,小偷小摸的多,别让人给顺了。下飞机要是饿了,自己弄点吃的。”何芳不厌其烦的交代。

“知道了。”李和径直去领了登机牌。

领了登机牌,过了安检口,回头见何芳还在,冲她摆手,让她回去。

何芳只是笑着点了点头,看着他往最里面去了,直到看不到影子。

飞机在省城落地,李和刚出安检口,就遇到了来接机的刘老四。

李和解开了一粒衣领扣子,拿出茶杯喝了一口茶,才问,“等多长时间了?”

刘老四从他手里接了行李,笑着道,“压着时间来的,没等几分钟。你弟他们要来,我没让他们来。”

他在去年拿了驾照,买了一张面包车,所以这次主动要求来接李和。他今夕不同往日,说话穿着都有很大的变化,除了那粗糙的脸面,很难再有人把他和农民联系在一起。

找到刘老四的面包车以后,李和问,“我来开?”

“成。”刘老四把钥匙给他,然后坐到了副驾驶的位置上。

李和熟悉了车子以后,出了省城上了国道以后,就把车子开的飞起。

所以到家门口的时候,看看时间也才四点钟,太阳还没有下山。

“大伯回来了,大伯回来了。”李柯一看到李和下车,就开始朝屋里喊。

“还是咱闺女贴心。”李和朝着李柯亲了一口,给她举得高高的,问,“想大伯没有。”

她已经上小学了,这两年个子窜的也快,李和举起来都有点吃力。

李柯没嫌弃大伯子的胡子渣子,咯咯笑道,“想。”

李沛从屋里跑出来了,他个头窜的更加迅猛,站在门槛上,怯生生的喊了一声,“大伯。”

他一直都是挺害羞的。

“没听见。”李和嫌弃他声音小,比女孩子还女孩子,“说大声一点。”

“你逗他干嘛,他就一直这性子。”王玉兰看见儿子回来了,高兴的嘴都合不住了。然后朝李和身后张望了一下道,“孩子呢?”

媳妇回来不回来她无所谓,她的小孙子怎么可以不回来呢?

“他妈工作忙,他又不要我,可带不回来,年底带回来。”

左邻右舍人的潘广才等人瞧着动静过来了,李和一一散了一根烟。

“不错,不错。”都笑嘻嘻的接了,还在鼻孔耸了一下,连声的夸好烟。

“那是好烟,十几块钱一根呢。”李兆坤看儿子散那种烟,跟着得意的卖弄道。

那种烟儿子给了他不少,他从来也不缺,可是他都舍不得抽,抽一口一块钱没了,他再败家也没败到这个地步!

他是个烟不离嘴的烟鬼,平常身上揣的自个儿抽的都是红塔山,大伙儿相互递烟时他掏出的也是红塔山。

不过很快就有人知道了他的一个秘密,他的外衣口袋揣的是红塔山,里边的口袋却藏着另外的烟。

有一次,李兆坤只顾在衣服里外地掏摸着,没注意又将那包大家不认识的进口烟给摸了出来。

大家肯定那是好烟,光看包装的卖相就知道了,只是包装上黑色的字母,没几个识得。

对李兆坤来说,好烟得看人递!

十块钱一根呢!

给一般人,简直是糟蹋了!